English

震撼人心数字地球

1999-08-2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弓巧英 我有话说

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1月提出“数字地球”这一概念后,世界各国很快就对此作出了反应。1998年5月北京大学成立数字地球工作室,为数字地球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论坛,中国政府也于1998年6月开始关注数字地球。为了使社会各界对这一概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,北大李琦教授和吴少岩博士共同编写了《数字地球——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》。

该书从毕达哥拉斯的新宇宙模型讲到信息化地球,回答了“数字地球”的起源,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的角度深刻分析了美国提出这一概念的意图;也从中国的遥感地理、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数字地球在中国的可行性,用数字长江、数字海南、数字绿色行动的初步实施的实践瞻望了数字地球的美好未来。

然而,同时面对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生活和美国对贝尔格莱德的准确轰炸,人们还是不能坦然地抓起这把双刃剑,究竟数字地球带给我们的是福还是祸呢?正是这个问题引起人们对数字地球的深入思考。

美国将“数字地球”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,以地球的名义掩盖了他们的各种目的,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。然而“数字地球”在全球环境、科学技术、经济文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模拟实验平台,给未来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。江泽民主席正是看到这点才果断提出:“要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,走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,就必须早日实现中国的数字地球战略。”我们应明确,数字地球作为技术的结晶本身无可置疑,它是一种发展的必然。在确实弄清技术进步的终极目的是什么,“数字地球”应被应用于什么领域之后,“数字地球”才会切实地从整个地球和人类生存的环境的角度来维护我们的星球。相信到那时,数字地球带给人们的震撼才是人类认识的真正飞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